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内动态
浙江衢州推进政务诚信建设 实现审批提速增效
发布时间:2019/12/04  |  浏览量:  |  来源:信用吉林  |  专栏:国内动态
 

新华信用杭州12月3日电(分析师雷星云) 近年来,浙江省衢州市强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为引领,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目标,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推动信用协同深度应用,不断优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行政审批服务提速增效,为促进衢州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加强机制保障,推进诚信建设。2019年衢州市对信用衢州建设领导小组进行重大调整,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各副市长为副组长,48个市直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把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加以推进,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督促与检查。衢州市营商办负责统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设立社会信用处,并下设社会信用服务中心,配备了6个事业人员编制,进一步壮大充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人员力量。

强化顶层设计,协同联动推进。衢州市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一系列配套支撑文件,构建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衢州市先后组织召开重点领域失信专项治理、信用承诺机制建设、红黑名单认定、个人诚信积分管理、个人守信联合激励实施、县(市、区)信用建设工作等多个专题推进会议,协同推进各项信用建设工作。

全面打通系统,实现信息共享。2018年衢州市全面启动市政务信息系统集成和公共服务数据共享应用示范工程项目,并不断升级改造,实现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同时,衢州市在一窗受理云平台、权力运行系统中成功嵌入信用核查联合奖惩模块,全面启动行政审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2019年初,衢州市将信用数据共享接口嵌入了一窗受理云平台、权力运行系统、投资项目审批、公积金管理、不动产交易、公共资源交易等所有地市级自建审批系统,实施逢办必查、逢报必查,率先在全省“审批服务、行政监管、公共服务、公共资源交易、政务事务”等五大行政管理领域中实现了公共信用信息评价、联合奖惩、红黑名单等信用协同应用。目前,衢州市正在建设中的互联网+监管、政策服务、金融信用信息等系统,将构建贯穿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无死角的闭环式新型信用监管机制,真正达到守信联合奖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目的。

微信图片_20191204131512.jpg

应用承诺审批,提升服务效率。在全省率先在一窗受理云平台中嵌入“信用容缺受理”和“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模块,实现所有市县两级事项,收件时非必要性材料均可信用容缺受理。同时积极落实国家“证照分离”改革事项清单,实现清单内所有地市级事项申报采用“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

推进主动承诺,确保主体覆盖。作为滚动年报全国五个试点城市之一,衢州市政府将商事主体诚信经营主动承诺模块嵌入滚动年报系统,对于未按期年报的,依法滚动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录。商事主体承诺书在“信用中国(浙江衢州)”网站公示,形成了年报数据共享交换、商事主体数据对比和商事主体主动承诺三种机制,滚动年报改革给企业带来共享更全面、操作更便捷的精准服务。

创新应用场景,提升群众便利。衢州市将行政审批领域信用信息应用作为突破口,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增强老百姓改革获得感。衢州市在浙江省首家接入“浙里办”APP,868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并引入自动填表、区块链、可信身份认证等技术,提升百姓掌上办事的服务体验。推出具有本地特色个人诚信“信安分”,市民根据“信安分”的高低享受不同等级的守信激励优惠待遇,不断营造出诚实守信的和谐风气。

近年来,衢州市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实现审批提速增效,成果显著。第一,信用协同实现深度应用。截至2019年10月底,已对接的系统实施信用核查约32万次,收到反馈约30万次,累计形成激励案例1850件,惩戒案例2037件。在一窗受理云平台中嵌入“信用容缺受理”和“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模块,目前已有457项行政审批事项、1445份材料接受容缺受理。第二,市场主体活跃度不断增强。自行政审批领域引入信用信息以来,已有464家市场主体适用“住所申报承诺制”,通过告知承诺制办理食品经营许可16家,“信用容缺受理”办理37家,企业开办和经营过程中的审批材料更少、审批速度更快,切实增强了企业获得感,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不断增强,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第三,业务协同联办不断提速。以“项目、企业、个人”三个全生命周期改革为重点,衢州市从群众和企业办事的角度做好“一件事”梳理,推进每项“一件事”联办改革所涉及的事项最小颗粒化、材料清单最简化和办事流程最优化,并围绕核心业务,搭建统一的平台,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层级、跨地域业务协同,全面提升了营商环境软实力。

信用吉林|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