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内动态
信用大咖云集 这个专业机构啥来头?
发布时间:2019/12/19  |  浏览量:  |  来源:信用吉林  |  专栏:国内动态
 

新华信用北京12月18日电 近日,由中国并购公会主办的“2019(第十六届)中国并购年会上,一场信用管理的思想盛宴悄然进行。信用界的大咖云集,共同见证中国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的诞生。这个机构啥来头?新华信用为您揭秘。

信用大咖云集 共商信用管理发展大计

微信图片_20191219101149.jpg

“中国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委会)旨在打造中国专业力量最强的信用管理研发和服务社团;凝聚产学研力量,发挥专业智库作用;培养专业人才,孵化信用管理相关项目和技术;加强商业和专业良性互动,引导产业健康发展;推进跨境信用管理合作,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专委会主任李聚合首先介绍了专委会的价值定位。

微信图片_20191219101156.jpg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专家、原央行征信中心顾问李铭说,这一平台集聚了几个不同行业。从业务上来说,至少是把信用管理行业、金融征信行业和社会信用体系三个行业放在一个平台上。近些年国内的征信事业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路走来,一直走得磕磕绊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方面的专业研究做得不好,学术界对于产业界的引领做得不够,所以借助该平台,希望大家能一块儿努力,把咱们这个信用行业做得更好。

微信图片_20191219101206.jpg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学术委员会主任林钧跃教授表示,特别认同专委会的价值定位。专委会这么豪华的研究阵容,这么高的起点,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能够持续做下去。

微信图片_20191219101215.jpg

   “来到这个会场认识了很多新面孔,心里特别高兴,因为这是我们信用管理工作应该走大道。很久以来在信用管理在专业建设上一直有争议,有观点认为信用管理是一个很窄、范围很小的专业,但是我不认同。我一直强调信用管理是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广泛应用的最宽泛的专业。之所以人们认为它窄,那是指它在应用时,从其“专、精、深”的角度讲似乎很窄,是指技术的应用。但是在社会覆盖方面,它是很宽的专业、一个应该做大做强的专业。今天会场上有各行各业的很多新面孔加入,说明信用管理正在朝着宽的方向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学科带头人吴晶妹教授说。

微信图片_20191219101224.jpg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管理中心主任章政教授说,专委会下有7个工作小组,小组是最大的工作机制。这7个小组涵盖了商业商务、个人、社会,同时也涵盖了法律、资本市场、大数据和量化风险分析,由一个金融性的社会组织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综合方案和理念,这是很好的创新,专委会在这方面确实想得很深。

微信图片_20191219101231.jpg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说,专委会的成立恰逢其时,因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经进行了20年,国内探索已经非常很充分,而且已形成一些较有中国特色的信用管理学科,尤其是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方面。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信用体系建设应该如何建设,需要我们审视和总结。

微信图片_20191219101242.jpg

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刘新海博士表示,信用管理相关的价值链或者产业链上,无论是产业界和学术界之间,还是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之间都存在巨大鸿沟,填补这个鸿沟需要进行产学研的整合。目前,专委会的专家组成有着整个信用服务产业链或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代表,可以通过努力合作引领行业发展,为信用管理服务行业提供强大的专业支持。面对国内信用管理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专委会将吸纳国内外的一流专家和机构资源,打造开放和共赢的专业学术平台。

中国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旨在打造一流产学研信用智库

据介绍,专委会成员涵盖了国内外信用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市场资深专业人士。同时,为发挥他们的指导作用,专委会还设置顾问成员单位和顾问专家。

 专委会主任由中国并购公会常务副秘书长李聚合担任,李聚合博士长期在国家宏观管理部门从事财政货币政策研究和证券管理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曾任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曾任中信建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证监会发审委委员、上市重组委咨询委员。

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由北京大学金融智能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新海博士担任,刘新海博士曾任央行征信中心副研究员,出版有学术专著《征信与大数据》和《征信大数据:理论与实践》。

专委会顾问专家由国内具有多年研究或从业经验的资深人士组成,如欧洲征信协会(ACCIS)主席、商业信息产业协会(BIIA)董事会成员Enrico Lodi(恩里克·罗迪),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金融系Kathy Yuan(袁志超)教授,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原发改委财金司司长、规划司司长),北京大数据研究院专家李铭博士(原央行征信中心司局级顾问),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学术委员会主任林钧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学科带头人吴晶妹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教授,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中国保险学会副会长郭金龙教授,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李祥林教授。

专委会已向60位加入的专家委员颁发聘书。专委会委员组成有以下特点:一是兼顾海内外知名专家,把握国际国内信用研究发展方向;二是注重不同研究领域不同研究方向信用专家的跨界整合互补,多维度、多视角推进信用研究。专委会委员有商业信用、个人信用、小微企业信用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教授,也包括资本市场、金融领域、法律领域研究信用的资深专家;既有发改委、央行、商务部等政府信用管理部门的专家顾问、研究人员,也有在国际五大信用机构工作经历的市场资深专业人士。三是关注信用领域新技术应用方面的专家,推动信用新场景应用、新产品研发的落地。

此外,专委会对委员和机构成员单位进行分类组织,设立商业信用小组、资本市场信用风险小组、个人(小微企业)征信小组、信用风险量化分析小组、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小组,信用法律小组和社会信用小组等7个专业小组。专业小组的专家分别来自海内外包括中国、美国、欧洲、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区的信用相关领域知名专家, 有三分之二的委员具有博士学位,在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部分专家具有央行(征信)博士后研究工作经历,部分专家来自于一流信用服务机构,部分专家来自部委相关机构。

从专家构成方面来看,以资深专家做指导,中青年专家为主力,从征信信息技术,信用评分、信用评级、风险量化分析、互联网信息安全、信用数据保护、行业经济和宏观经济等领域,代表了整个信用管理行业的价值链。

专委会将为民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专业服务

专委会将为民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专业服务

专委会主任李聚合表示,为贯彻落实《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民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国并购公会依托专委会启动“民营企业信用管理服务工程”,充分利用好专委会的专业力量,为民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提供专业服务。“服务工程”近期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民营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信用和风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形成政策建议,供领导机关决策参考。

二是组织开展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专题巡讲。组织专家学者讲师团,赴各地工商联、各商协会宣讲辅导《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民营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并进行企业信用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

三是研究民营企业信用修复问题。对接落实好有关信用修复政策,推进民营企业信用修复工作顺利开展。

四是开展民营企业信用管理系统的咨询服务。推进民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五是推进民营企业信易贷建设。结合国家信易贷平台建设,利用掌握的民企信用信息,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易贷服务,使守信企业能得到便捷的融资服务,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六是推动质量诚信建设。联系国家质检、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机构开展民营企业质量诚信服务,为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赋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七是加强跨境信用服务体系研究。联系海外征信机构及国内有关机构为民营走出去提供信用服务。(完)

信用吉林|2019/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