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内动态
新华财经地方金融监管“7+4”行业周报(12月30日-1月5日)
发布时间:2020/01/06  |  浏览量:  |  来源:信用吉林  |  专栏:国内动态
 

金融监管周报 | 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一、新举措

1.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2日至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

会议表示,回顾2019年,人民银行认真履行金融委办公室职责,牵头实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行动方案。经过努力,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治理成效明显,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取得重大突破,外部冲击风险得到有效应对,债券违约处置机制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得到全面治理。特别是依法果断接管包商银行,在最大程度保护存款人和客户合法权益的同时,坚决打破了刚性兑付,严肃了市场纪律,促进了金融市场信用分层,推动了市场风险合理定价。同时,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加快补齐外债、房地产金融等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统筹金融基础设施监管等制度短板。

关于2020年工作,会议要求,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厘清各方职责边界,压实各方责任,压实金融机构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和维稳第一责任、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和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责任,坚决防范道德风险。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恢复处置机制、损失分担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突出重点,继续依法依规做好重点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工作。持续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基本化解互联网金融存量风险,建立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快建立房地产金融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发挥存款保险机构在风险处置中的作用。加快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金融科技监管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委员会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0年要坚持发展与监管“两手抓”,持续推动金融科技行稳致远。跟踪发展规划实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发挥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助力纾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同时,加强金融数据治理,加快推动涉企信息的安全共享,促进数据资源有效整合和规范利用,提升金融惠民服务能力。

会议还指出,加大金融科技监管力度,出台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区块链等金融科技系列监管规则,发挥标准规则、检测认证作用,构建涵盖行业监管、社会监督、协会自律、机构自治的金融科技创新管理“四道防线”。(来源:上海证券报)

3.银保监会打非局:春节期间全国将开展非法集资防范宣传

1月2日,银保监会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春节期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称,为进一步推动做好常态化宣传,加强非法集资源头治理,处非联办定于2020年春节期间在全国范围集中开展一次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

通知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要把此次宣传活动作为全年常态化宣传的重要节点,加强组织部署。各地要结合春节期间节日特色和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宣传教育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增强工作合力,提高宣传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营造良好舆论宣传氛围,引导群众自觉远离非法集资,平安祥和欢度新年。(来源:中国银保监会)

4.全国扫黑办:2020年将在金融放贷等十领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整治

2019年12月30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视频会议暨领导小组第8次会议召开,总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两年来的成效,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2020年工作。根据部署,2020年将开展十大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聚焦社会治安、乡村治理、金融放贷、工程建设、交通运输、市场流通、资源环保、信息网络、文化旅游、教育卫生10大行业领域存在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来源:中国长安网)

5.公安部、央行联合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网络支付

一直以来,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非法网络支付这一新型犯罪,多次组织会商研判,全面排查案件线索,深入剖析非法行业生态,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网络支付活动。按照公安部统一部署,2019年全国地方公安机关已破获重大非法网络支付案件15起,抓获一大批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540亿余元,取得阶段性打击战果。

公安部介绍,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将密切配合,继续强化警银协作,形成强有力的刑事打击、行政监管合力,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网络支付活动,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全力净化支付环境。同时,呼吁广大群众自觉抵制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合法使用个人账户,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整治非法网络支付工作。(来源:澎湃新闻)

二、新动态

1.深圳金融局:已推动203家P2P平台完全退出

近日,深圳金融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外披露了2019年主要工作成果。针对P2P平台良性退出过程中存在的资产底数不清、 信息不对称、借款人逃废债等问题,深圳金融局配套制定清产核资指引、知情人举报制度、失信惩戒规范三大制度,为大量网贷机构良性退出提供了机制保障和基础设施,已推动203家网贷机构完全退出。(来源:深圳金融局)

2.江苏出台意见打击“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江苏高院发布《关于加强金融审判维护金融安全的指导意见》,明确进一步依法惩治金融犯罪,坚决打击“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

据了解,《指导意见》共二十七个条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切实增强发挥金融审判职能维护金融安全的责任感使命感;准确把握做好金融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统一裁判尺度,促进金融领域重点任务落实;延伸审判职能,完善化解金融风险体制机制建设。(来源:新华网)

三、新观点

1.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加快数字化转型,持续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近日,《中国金融》杂志刊发文章《范一飞:深化科技应用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文章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数字化转型关乎金融业未来发展,是一项从技术驾驭到业务创新、从组织变革到数字化能力建设的系统工程。金融机构要把数字化转型作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在数字思维、敏捷研发、产品创新、生态建设等方面下功夫,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资源配置精准化、服务渠道一体化、业务流程自动化、风险管理智慧化,不断提升全社会金融服务获得感。人民银行将积极推动‘数字央行’建设,强化金融数据治理,加强监管科技应用,实现监管规则形式化、数字化、程序化,建设数字监管报告平台,提升监管专业性和穿透性;构建金融风险态势感知平台,完善风险信息报送机制,强化整体风险态势预判,及时向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发布风险提示与防范措施,提高金融体系抵御风险能力。”(来源:中国金融)

2.李伟:金融数据治理工作存四大问题

近日,《中国金融》杂志刊发文章《李伟:做好数据治理推动数字化转型》。文章作者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不断涌现,快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渗透,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金融业是数据密集型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数据金矿。然而金融数据治理工作中仍存在‘存在信息孤岛,有数不能用’、‘数据质量不高,有数不好用’、‘融合应用困难,有数不会用’、‘治理体系缺失,有数不善用’等诸多问题。金融业要深刻认识数据资源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金融数据治理工作,深挖数据价值、释放数据潜能,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金融)

《新华财经地方金融监管“7+4”行业周报》是由新华财经风控项目组联合金信网银共同打造的聚焦国内地方金融监管“7+4”行业的周报产品。根据中央部署,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7+4”监管范围具体为: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实施监管,强化对投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所等的监管。除特别注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仅供参考交流。

新华财经风控项目组立足打造金融风险领域高端智库平台,服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目前可提供《行业信贷风险指数》《地方债风险监测预警》《地方金融监管“7+4”行业周报》等系列报告,以及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金融监管解决方案,服务金融市场投资者以及金融监管机构。可根据用户需求,定制行业、区域或细分市场报告类产品。如需请联系:(010)88052705 或 sashuang@xinhua.org


信用吉林|20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