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信用昆明1月18日电(记者陈永强)记者从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云南将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推广利用公共、行业和第三方信用评价报告,加强事前、事中、事后信用监管,促进“放管服”改革和营商环境优化。
据介绍,2019年以来,云南省重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制度、组织和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信用数据的归集、共享和应用,在制度保障、组织机构和平台建设、数据归集共享和应用、信用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截至目前,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覆盖40个省级单位、16个州市,完成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等省级部门的企业基本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红(黑)名单等数据对接。信用中国(云南)网站累计公示信用数据、法规规章及发布新闻共85.8万余条,成为推进信用信息公开的“总窗口”。
——落实联合奖惩措施。将国家部委联合签署的联合奖惩备忘录措施分解到各有关部门,为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归集红(黑)名单主体信息9.34万条,涉及失信主体21960个、守信红名单主体1978个,并有关情况通过信用中国(云南)网站向社会公示。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治理,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执行期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42条,推送至27个厅局部门进行全省范围内联合奖惩,实施限制黑名单企业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将黑名单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检查频次,相关责任人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高档座位出行等惩戒措施。
——推动守信激励“信易+”。探索开发“信用+电力” 等守信应用场景,对被纳入红名单企业给予减免费用、享受优惠、免交押金等激励措施。“信用+电力”融合应用,助力电力市场化改革,在全国率先创立电力市场交易信用保证机制和电力市场交易信用评价机制,超过2万家市场主体参与“信用+电力”应用,累计为企业减免信用保证额度近7800万元,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了市场运营成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