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信用银川5月30日电(分析师王学红)诚信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生命,是个人立身的根本,没有诚信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银川市着力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基础设施和基础制度,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大格局以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无信则不立。银川市在医药卫生、社会保障、劳动用工、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建立信用承诺制度和法人、其他组织、自然人信用记录,引导企业和重点职业人群按照规范格式向社会做承诺、亮信用,并将相关信息在“信用中国(宁夏银川)”网站或有关部门网站公开。目前,近2000家企业签署信用承诺。全市上下争当文明人,争做文明事,共建文明城。
言必行,行必果。结合信用承诺与信用记录信息,银川市各有关部门针对不同领域分别制定红黑名单制度,从评判标准、行为界定对市场主体信用行为进行全息画像,部门间线上线下双渠道核查红黑名单,实施全市范围跨部门联合奖惩,在融资贷款、招标投标、任职资格、评优评先等方面奖优罚劣。
从银川市发改委获悉,截至2019年4月,信用联合奖惩子系统的奖惩信息自动反馈功能累计信用核查17129条,形成联合奖惩案例4946个。9个部门通过函件方式实施信用核查40次,涉及195人,4439户企业,银川市政务服务平台通过系统接口共查询8492次,其中查询自然人红黑名单信息5971次、法人红黑名信息2521次。
无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随着审批制度改革,银川市将信用分级分类作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纳税、房地产、餐饮、劳动保障、物业行业、食品生产、环保等领域信用等级评价,根据不同信用等级提供不同服务,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各部门在履行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责过程中,广泛应用信用信息和各类信用服务产品,对守信者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和补贴补助等领域依法提供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和重点补贴等激励政策。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文化旅游、知识产权、环保、住建、劳务用工等领域建立了信用评价制度,同时加强行业自律规则,维护行业间的公平竞争和正当利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讲诚实守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会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和谐的社会。目前银川市建立完善联合奖惩的“发起-实施-反馈-修复”机制,并通过银川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银川市政务服务平台、部门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信用联合奖惩的快速核查、执行和反馈以及信用修复等,不断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