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内动态
各地出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发布时间:2018/07/16  |  浏览量:  |  来源:  |  专栏:国内动态
 

  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限制不动产交易惩戒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同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限制不动产交易的惩戒措施。

  《通知》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各级人民法院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及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参与房屋司法拍卖。

  二是市、县国土资源部门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及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取得政府供应土地。

  三是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在为失信被执行人及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办理转移、抵押、变更等涉及不动产产权变化的不动产登记时,将相关信息通报给人民法院,便于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

  四是建立健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家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信息互通共享机制。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周翔介绍,依据《通知》,今后有能力履行债务却拒不履行、逃避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及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实际控制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再想买房、竞标政府供应土地、房屋过户等,都将受到惩戒。

  周翔表示,此《通知》的主要意图就是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参与房屋司法拍卖;不允许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如果他们要办理转移、抵押、变更等涉及不动产产权变化的不动产登记时,将由国土资源部门将相关信息通报给人民法院,便于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要建立法院和国土资源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进行下一步深度合作。

  与此同时,为加强网络执行查询不动产联动机制建设,提高人民法院执行工作效率,切实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各级人民法院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积极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与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信息共享和网络执行查询机制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点对总”不动产网络执行查询。

  目前,北京、天津、石家庄、秦皇岛、太原、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威海、青岛、潍坊、烟台、淄博、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珠海、南宁、桂林、北

  近日,在陕西周至县法律援助中心的帮助下,120名武功县、周至县农民工领到被拖欠的工资,共计约49万元。据悉,这些农民工是在一家建筑工地务工时被拖欠工资的。周至县法律援助服务中心了解情况介入后,及时提供法律专业服务化解矛盾,帮农民工讨回工资。

  上海

    制定欠薪单位“黑名单”

  上海市日前召开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对恶意欠薪企业发出“零容忍”信号。

  据统计,2017年前三季度,上海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受理的欠薪举报投诉同比下降2%,清欠各类工资5.37亿元,同比增加32%,涉及9.1万劳动者;全市建筑业管理部门共处理建设领域欠薪投诉2574起,涉及4.8万人、10.36亿元,已解决9亿余元。

  联席会议对开展2018年春节前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和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作了动员。专项检查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为重点,主要检查用人单位按时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情况、遵守最低工资规定情况;用人单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在建工程建设项目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措施的情况。

  自2017年12月15日至今年春节前,上海进入专项检查的执法检查阶段。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会同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辖区内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欠薪行为依法处理,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部门查处。

  春节前,上海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对于欠薪案件将优先安排查处,对一般欠薪案件24小时内上门实施监察,切实做到欠薪案件快速办理。上海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根据用人单位的历史欠薪记录和行业特征进行排查,对于有历史欠薪记录或欠薪高发行业予以高度关注。对于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上海人社部门将责令其立即支付所欠工资,并在必要时启动财产保全程序,拒不履行支付义务的,人民法院将予以强制执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于今年起正式实施。根据该办法的要求,上海将制定欠薪单位“黑名单”,使其“一处违法、处处受限”。

  据悉,上海市人社部门不久前公布了第三批13家存在恶意欠薪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企业名单。

  深圳

    启动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大检查

  为保护劳动者权益,及时预防和依法处置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问题,广东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发布2017年以来深圳市劳动监察机构查处欠薪类情况,并于近期启动全市用人单位工资发放情况大检查。

  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深圳市劳动监察机构共办结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标准类违法案件224件,同比下降26.8%。从行业分布来看,欠薪类案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17年前三季度,在深圳全市劳动监察机构办结的支付工资和最低工资标准类违法案件中,有121宗发生在制造业,占54%。其次是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分别占7.1%、6.3%。

  据深圳市人社局劳动监察处处长隆仕明介绍,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等新业态在深圳不断涌现。2016年以来,新业态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和信息服务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所引发的欠薪类案件有上升趋势。

  为进一步完善欠薪治理责任体系,2017年底至2018年春节前,深圳市、区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全市用人单位工资发放大检查活动。重点对加工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等服务业企业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进行检查,大力规范用人单位工资发放行为,及时预防和解决用人单位拖欠工资问题,预防和遏制元旦春节期间欠薪纠纷。

  据悉,深圳还将组织人力资源保障、公安等12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重拳出击惩治欠薪,严肃查处一批、曝光一批典型违法案件,形成震慑。

  东莞

    曝光今年首批15家拖欠工资单位名单

  为做好工资支付保障工作,广东东莞市人力资源局日前曝光2018年首批15家拖欠工资重大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名单,这批企业共拖欠农民工1694人次、近千万元工资。

  从2017年11月下旬起,东莞市人力资源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企业、建筑施工、餐饮住宿零售等企业为主要对象,全面检查企业工资支付、劳动用工等方面情况。

  “东莞市强化欠薪治理联动作用,创新实施了一系列‘组合拳’举措,建立健全欠薪治理体制机制,推动实现欠薪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和长效治理。这些举措对欠薪违法行为的发生起到了较好的遏制作用。”东莞市人力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为加强欠薪治理组织保障,东莞建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召集人、20个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欠薪治理联席会议,形成政府牵头、部门参与的协调工作机制。

  在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方面,东莞在广东省率先建成全市互联统一的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收集研判企业欠水费、电费、社保、税款、公积金等信息,有效排查化解欠薪风险隐患。目前共巡查企业2.7万家,发出限期整改指令书2074份。

  在强化信用约束方面,东莞建立了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机制,把欠薪违法企业纳入该市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约束管理中,每季度公布重大违法企业。

  海、海口、三亚、重庆、成都、贵阳、昆明、大理、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等45个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城市、重点旅游城市已经上线“点对总”不动产查询功能。

  周翔说,2017年,全国法院使用网络查控系统共查询到被执行人房产26.8万套,为便利执行工作、提高执行效率作出了重要贡献。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指出,当一个案件得不到执行时,不仅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司法的信任。

  涉及担任公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出行、旅游、投资、消费等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大格局逐步完善,查人找物难题通过信息技术得以解决。

  刘贵祥介绍,在查人找物问题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覆盖所有基本财产形式的执行查控系统,房地产、银行存款、金融理财产品、公安(车管所)管理的车辆等多种财产形式,都纳入到这该系统内,所谓“一网打尽”。

  对于把自己的存款存在他人名下、以他人名义理财等“漏网之鱼”,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起到了作用。

  刘贵祥介绍,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信用惩戒,近年来纳入失信名单的有996万人次、限制坐飞机1000多万人次、限制坐高铁300多万人次,自从实行失信名单制以来,有220多万人主动履行了债务。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