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内动态
今年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发布时间:2018/07/16  |  浏览量:  |  来源:  |  专栏:国内动态
 

  原标题:今年建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商报特派记者 罗永攀

  李析力 北京报道

  重庆商报讯 随着信息、交通、物流等条件逐渐成熟,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正融入扶贫开发体系。近年来,重庆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取得良好效果。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表示,电子商务在扶贫上大有可为,工商部门会为农产品网上销售开绿灯。

  建成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讲到,要建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马正其介绍,这一系统将在今年内建成,重庆将成为试点。

  马正其介绍,目前,全国有2200万家企业,“将把四个方面的信息全部登记到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来,计入企业名下,首先包括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如名称、经营范围等信息;第二是企业年报信息、各个部门惩处企业信息。同时,将包括社会行业对企业评价的信息,如12315、消协等。”

  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便于各个部门监管查询,“比如,银行可以通过公示系统查询相关企业的信用信息,决定贷款发放额度等,再如政府在招投标时,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相关信息。”马正其介绍,按照国家要求,2016年底,基本实现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覆盖,“我们定了七个试点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西、重庆、贵州和福建。”

  电子商务在扶贫上大有可为

  电商发展给城市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农村来说大有裨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马正其说,电子商务在扶贫上大有可为,农村要解决贫困,除了城镇化,引导人们进城务工,还需要发展农村产业。目前面临一大问题:边远高山地区农产品质量好、生态环保,但是卖不出去。但是,有了网店就会不一样,再小、再少的产品都可拿到网上去销售。

  马正其说,工商部门在支持三农和网络发展上,将对农村贫困地区给予大力支持,对网上销售农产品大开绿灯。

  电子商务立法目前正在推进

  谈到电子商务和网店发展,马正其说,中国的网店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基本与国际同步,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但网店与实体店相比,仍有不够规范地方,因此,各个部门正采取措施予以逐步规范、完善。如何规范完善?马正其说,一是逐步引导一些大的网店办理执照,第二是完善法律法规。工商部门之前已出台了很多政策措施,如网络商品抽样检查、网店赔偿先付制和首问责任制,但这些还不够完善,“现在国家正在调研和起草电子商务法。对于网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将与网下的假冒伪劣产品实行一个政策管理。”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