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推进信用建设 打造诚信白山
发布时间:2018/11/21  |  浏览量:  |  来源:  |  专栏:省内动态
 

  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全国“十大名山”之一的长白山腹地,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国境线长458.1公里,幅员面积17485平方公里,人口121.6万人,辖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长白县、靖宇县、抚松县共二区一市三县。白山市素有“立体资源宝库”、“长白林海”、“雪域王国”、“人参之乡”等美称。近年来,我市在国家、省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打造“信用白山”城市品牌、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失信治理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全局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健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并强调,要逐步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制度。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从战略高度为新时代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日益成为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抓手和重要支撑。2016年,我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开展优化投资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进‘信用白山’建设,实行负面清单制度,打造守信践诺的诚信政府。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放下架子、拿出真情、扑下身子,真心实意为企业家竭诚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政府部门职能,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同时,信用体系建设不是一项短期性任务,必须在相当一段时间,持续不断地推进,这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协调和工作机构。2017年,我市紧跟省政府步伐,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职能调整到市发改委,并在发改委设立了信用体系建设科(行政科室)、信用信息服务中心(事业单位)共批复专职工作人员10人。为切实加强组织保障,使全市各县“市、区”、各部门“拢指成拳”形成合力推进信用工作,成立了由我为组长的白山市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白山市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今年,我市加强政务诚信建设,全面推开政府办事“只跑一次”改革,截至7月底,我市共制定“只跑一次”事项899项,已初步达到为企业松绑,让市场发力,让群众受益的预期目标。

  

    二、充分发挥信用增进作用,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一个民族不能缺乏信用观念,一个国家不能缺乏信用制度,一个城市不能缺乏信用体系,一个企业不能忽视信用管理,一个人不能忽视自己的信用生命。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信用是城市、企业发展的无形资产,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基。如果社会信用缺失,人民对市场经济就会失去信念和信心,发展市场经济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007年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制度安排。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国家部委、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各类企业、城乡居民共同参与、协调推进的良好局面。

  白山市是一座依托煤、林、铁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矿产开采与林木采伐有百年历史。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粗放经营,资源萎缩、产业链不长、发展后劲不足、生态保护形势严峻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全面振兴东北等战略的深入实施,新一轮吉林振兴已全面展开,白山进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这一主题,我市努力发展壮大矿产新材料、矿泉水、医药健康、旅游、现代服务业五大接续产业。参与新一轮区域发展竞争,不仅要提升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硬实力”,更要破解投资环境、市场机制等方面的“软约束”。因此,我市把信用体系建设摆到突出位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白山市的发展进程来看。2006年,白山被国家确定为煤、林、铁综合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在列入此试点市的基础上,2008年白山市又被确定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享受中央财力性转移支付政策。2006年至2012年,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都取得稳定发展,年均GDP增速22.3%。2012年以后,受产业结构调整、煤炭行业停产整顿、长白山天然林商业性禁伐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市煤、林、铁三大传统产业遭遇“断崖式”下滑。围绕绿色转型全面振兴这一主题,在主攻方向上,着力加快煤、林、铁“老三样”退出步伐,努力打造五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绿色产业体系。在矿产新材料发展方面。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我市着力破除与新时代要求、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思维定势,特别是从唯GDP的粗放发展理念转向注重生态的环境友好型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观念,努力寻找打通“绿水青山”、“冰天雪地”和“金山银山”的通道。学做生态补偿和修复的“加法”,会做节能降耗的“减法”,探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乘法”,倡导简约低碳生活的“除法”。建立健全环境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全口径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清单,大力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在发展旅游产业方面。开展景区和宾馆饭店信用等级第三方评估,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构建放心消费、安全消费旅游环境。2017年,我市成功举办了“长白山之夏”、“长白山之冬”旅游节,各类微博话题阅读量和网页点击量达3亿余次。东北首个“摄影小镇”落户长白,临江鸭绿江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获批,抚松、靖宇、临江、长白分别被评为全国十佳宜居县、人文生态旅游基地、森林旅游示范县、最美休闲自驾游目的地。2018年,我市以信用建设助推旅游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召开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动员大会,会上各星级宾馆、旅行社、景区等相关企业负责人领取了文明旅游倡议书,并签定了诚信旅游承诺书。在矿泉水产业方面。依托资源区位优势,全力打造诚信品牌。我市矿泉水资源类型多样,质优量丰,是与世界著名的阿尔卑斯山、北高加索齐名的世界三大黄金水源之一。全市境内已发现矿泉水水源149处,天然流量45.5万吨/日,允许开采量34.14万吨/日,理论产能超过1亿吨/年。2018年,我市将分类优化开发矿泉水资源,推进“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第一品牌建设。在医药健康产业方面。制定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不良行为记录标准、信用记录评价方法,动态更新各类企业信用记录。我市森林覆盖率84.1%,野生经济动物有350多种,其中可入药50多种。野生经济植物20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近900余种,绿色健康食用植物200余种。自然环境得天独厚,为发展医药健康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预计到2020年,实现产值600亿元,打造中国人参城、长白山北药基地和休闲养生之都。为实现医药企业健康发展,我市将建立和完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基础数据库,实现“一户一档”。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临江市为试点,实施农村电子商务信用评价办法。开展了金融领域失信专项治理,印发了《白山市金融信用环境整治实施方案》。2018年前三季度,我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超过60%,服务业支撑作用逐渐显现。

  

    三、挖掘诚信价值,不断丰富和完善白山信用体系建设思路和策略

  通过探索实践,白山市对社会信用体系内涵特征的认识逐步清晰,概况为四个层面:信用制度建设、信用平台建设、信用联合奖惩、开展专项治理。这四方面是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信用制度建设是保障,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与我国发达地区十余年的工作进度相比,我市信用体系建设才刚刚起步,要在短期内依靠市场竞争机制自发形成是不现实的。因此,白山市选择政府推动的方式,先后出台了《白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白山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白山市政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等10余份指导性、规范性较强的工作方案,在较短时间内构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用制度管理每个环节。

  信用平台建设是媒介,是搭建信用信息共享的桥梁。我市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于2018年6月建设完成,已归集整合全市常住人口、企业信用代码等信息。作为白山市社会信用体系先导性、基础性工程,我市以信用大数据资源挖掘与整合、信用分析与评估、信用管理与服务等模式相结合,破除了区域之间“信息孤岛”,为依法行政、提高管理效能提供了辅助手段。2018年1月,“信用中国(吉林白山)”网站正式开通,实现了信用动态、政策宣传、信用信息公示、信用信息查询、红黑名单发布等功能“信用中国(吉林白山)”网站窗口效应日益凸显。

  信用联合奖惩是核心,是以信用监管的重要举措“让守信人一路畅通,让失信人寸步难行”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目标。为加快构建跨区域、跨部门联合奖惩工作机制,我市明确了守信激励范围清单、失信惩戒范围清单、激励措施清单、惩戒措施清单,以清单化管理推进联合奖惩工作的落实。责任部门执行联合奖惩时,及时在“信用中国(吉林白山)”网站进行公示,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响应

  开展专项治理是手段,是解决诚信缺失的有效途径。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特别是诚信缺失突出问题。自2017年以来,我市先后开展了政务失信专项治理、金融失信专项治理、政府守信履约专项督查等。下一阶段,我市将深入落实中央文明委印发的《关于集中治理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的工作方案》相关要求,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问题,针对经济社会领域出现的失信突出问题,集中开展19项专项治理。

  诚信既是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基因,也是城市文明的底蕴和标志。白山将按照国家对信用体系工作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为,以更大的决心、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持续深化白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白山绿色转型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白山市常务副市长 王树平

|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