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农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有效惩戒失信行为,对促进农业领域各项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着力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农业环境,全面提升农业社会信用建设水平至关重要。
一、加强宣传,营造农业诚信氛围
全市农业系统要高度重视,市、县两级分别成立领导小组,认真学习社会诚信建设宣传材料,开展宣传活动。一是结合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在农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棚室园区、产业园等宣传“诚信经营”的重要意义,有力推进农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二是将诚信理念传递给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向农业系统广泛宣传“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理念,结合现有的农业行业行为规范,树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营造诚信的农业发展环境。
二、加强监管,提高经营主体诚信水准
指导服务农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诚信责任,强化自律意识,实行质量安全承诺制度,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建立生产记录和进销货台帐,以“三品一标”和“拱e拱”为典范,规范生产经营行为,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坚决打击失信行为,积极树立诚信风尚。
三、加强整治,促进经营主体诚信守法
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力度,通过执法执纪,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整顿市场,将失信的企业拉入黑名单。开展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机制,提升经营主体诚信守法的责任意识。采集全市范围内种植业、养殖业等相关生产经营企业的质量信用信息和违法违规行为信息。把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分类监管作为信用信息的重点内容,保证所采集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提升信息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平市农业委员会 调研员 陈孝仁
2018年1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