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解读《吉林省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8/07/16  |  浏览量:  |  来源:  |  专栏:省内动态
 

解读《吉林省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  

  2017111日,吉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办发[2017]4)(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现针对实施方案相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依据

  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体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营造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按照省政府批示要求,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国务院指导意见”)》(国发〔201633号)和《吉林省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实施办法(试行)》(吉政办发〔201510号),结合我省实际,研究起草形成了《实施方案》

  二、起草过程

  《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后,省金融办按照明“两情”的要求,立即理清国家对此项工作的各项要求,把握我省开展此项工作的基础和努力方向,逐条分解梳理了《国务院指导意见》的条款和内容,结合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际,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起草制定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了39个中、省直相关部门和省政府法律顾问团意见,针对各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全部达成一致意见。2016829日,在“信用吉林”网站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履行了省金融决策咨询委员会7专家论证和风险评估程序,完成了省政府法律顾问团法律咨询、省法制办合法性审查以及办内班子成员集体研究讨论程序

  三、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对全省全面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提出总体实施要求,并明确分三个阶段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三项基础建设,完善三项制度,健全四个工作机制,强化四项保障措施。

  (一)加强三项基础建设

  结合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相对薄弱的实际,《实施方案》明确:一是完善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体系。实现全省信用信息数据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交换共享。同时,强化省级信用平台激励和惩戒协同功能。二是形成联合奖惩“四张清单”。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单位分别形成“诚信典型范围清单”、“严重失信行为及主体范围清单”、“守信激励政策措施清单”和“失信惩戒政策措施清单”。由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各级政府整理汇总,形成省市县三级“四张清单”。三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在履职过程中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

  (二)完善三项制度

  为保证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长期、持续推进,《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完善制度体系。一是建立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并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二是推行信用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严格执行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加快推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增量公示和存量转换。依法依规将各部门、地区“四张清单”,在各级门户网站和“信用吉林”网站公开。三是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使用制度。省(中)直各部门、各地政府负责归集整合本行业和地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等动态协同功能。并与省级信用平台实现交换共享。

  (三)健全四个工作机制

  《实施方案》突出“联合”和“统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各级各部门协调联动,共同推进信用联合奖惩。一是建立联合奖惩触发实施机制。在前端,各级政府部门依据“四张清单”确定联合奖惩对象。在中端,发起部门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对应实施部门和省级信用平台,并提出实施联合奖惩申请,力争做到一处认定,多方响应。在末端,各级各部门要将联合奖惩信用查询嵌入审批、监管工作流程中,做到“应查必查”、“奖惩到位”。二是建立省市县协同和跨区域联动机制。以省级信用平台为枢纽,建立触发反馈机制,发起跨区域联动激励和惩戒。三是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对因不查询失信市场主体相关信息而导致决策或者工作失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应行政机关依法追究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四是建立信用修复机制。注重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完善信用信息异议和投诉处理机制,

  (四)强化四项保障措施

  为保障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能够顺利、有效推进,《实施方案》明确: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二是各级各部门要制定相应操作办法,完善措施体系。三是建立工作定期反馈、督查、考核和通报机制。四是加强诚信文化建设,宣传诚信企业和个人,依法曝光失信案件,完善社会舆论监督机制。

   

 

  2017113

  吉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