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建设情况
发布时间:2018/07/16  |  浏览量:  |  来源:  |  专栏:省内动态
 

  一、平台建设情况

  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规划设计,2014年末完成招标采购,2015年初进行项目实施,20155月完成项目安装调试,并通过专家验收。目前已经按照平台建设规划(一期)及建设设计方案,全面完成了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软环境建设、平台配套系统软件的开发。其中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包括硬件采购设备购置安装、网络安全系统和机房建设。软环境建设包括信用信息数据征集标准规范、机房运行维护管理规范、数据的安全存储。平台配套系统软件的开发包括门户网站、数据交换系统、数据导入管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

  目前,通过数据采集交换系统,已经从省直信源单位征集入库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共计2000多万条。这些数据通过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在8月末完成数据清洗、数据比对、数据归集、数据发布、数据查询。查询方式有两种:一是在省政务大厅窗口查询,二是通过“信用吉林网”查询。

  二、平台系统功能

  1.数据采集系统的功能:负责从业务数据库中提取需要发送的数据,保存到共享数据库。数据转换系统同时负责从数据交换平台提取数据,导入到各自的业务数据库,并提供管理系统对共享数据库进行管理和维护。

  2.信用数据交换系统的功能:实现各个交换节点之间安全、可靠的数据交换。及时、自动识别并抽取共享库中需要对外发送的数据,加密交给消息传输系统进行发送。及时从消息队列上提取消息,进行解密和转换,保存到共享库中。提供交换流程定义功能,能够方便、动态地改变数据交换的流程。

  3.信用数据管理系统的功能:完成对整个平台的数据整合,对于平台各个业务系统征集、产生的信用数据进行信息资源汇总,然后对汇总数据进行转换、清洗、比对、归集、发布。

  三、平台特色

  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特色可以概括为“筑牢硬环境,健全软环境,先进技术创信用”三个方面。

  “筑牢硬环境”即基础设施环境的建设,包括硬件设备购置安装、网络安全系统和机房建设等,可以保证信用平台7*24小时的安全、稳定运行。

   “健全软环境”即标准规范体系的完善,包括信用信息标准规范、工作管理规范、地方性法规制度等,指导信用信息资源的安全、合理、有效开发和利用。

  “先进技术创信用”即数字一体化。这项技术在数据平台开发方面是最先进技术。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采用一体化集成平台的方式可以充分整合信用行业全领域数据资源,通过信息整合、业务整合、数据整合、用户整合,实现全省信用数据集中管理和使用。二是通过建立统一的流程管理、服务管理和规则管理,实现各应用系统业务功能的组装管理与流程化管理,将贯穿于各用户之间的流程进行有机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的协调发展。三是通过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管理子系统,解决各应用系统中用户分散管理的问题,并提供一个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和账号管理功能,实现平台用户的多级、多维授权管理。

  四、“信用吉林”门户网站

  “信用吉林”网站(www.jilincredit.gov.cn)以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具备信用信息发布与公示、信用查询、信息互动、信用监管和各类信用服务入口等基本功能,是全省政务管理、行业监管服务,和为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统一网络入口平台,是吉林省信用信息数据交换平台建设的核心。

  信用吉林网站的栏目分为工作动态、诚信示范企业、信用信息公开查询、奖惩信息、失信黑名单、市县(区)信用建设、行业信用建设、好人榜、政策法规、信用知识、应用系统、通知通告、友情链接十三个模块。

|2018/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