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月份开展“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以来,榆树市按照省和长春市的安排部署,把为民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全市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市教整办充分发挥统筹谋划、协调各方、牵头抓总作用。政法各单位各司其职、精心组织、挂图作战,聚集“为民力量”、深化“为民情怀”、践行“为民行动”,真正“为民服务”,保证“为民实效”,聚焦“十项活动”、围绕“百名模范和千个窗口”评选、推进“万名干警下基层”,务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各项活动,用真情服务,用热情做援助,用感情做实事,出台多项便民利民新举措,推动政法干警转作风、强服务、树形象,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践行为民服务,扎实推进“十项活动”。出台多项便民利民新举措,在证照办理上,使用自助设备、证件速递、登门办证等10项便民举措;开通了预约办理、网上邮寄、网上即时办等互联网便民措施;实施了违规停放立即驶离等12项交通首违不罚措施;实现了居住证电子证照服务项目;实现了身份证“一日办”;实现了驾驶证换证、机动车临时牌照、处理交通违法网上办理业务。务实推进群众便捷立案,采取绿色通道、专人解答、一次性告知、7日内回复等措施。网上立案577件,当场立案851件。开展案件攻坚行动,受理盗抢骗案件8起,涉案人员达62人、涉案金额20余万元。专项治理“老赖”,攻坚一批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目前已纳入失信被执行人195人,限制高消费329人,执结695起,执行财产9420万元。
深化为民情怀,公开评选“百名模范”和“千个文明窗口”活动。政法各单位根据活动要求,将实际工作和百姓口碑相结合,举办榆树政法楷模网络评选活动,公平公正地开展了评选“爱民模范”。在基层干警中评选出土桥镇派出所张铁、司法局王晓、法院何永成、检察院张海鹏等10名爱民模范,评选出正阳派出所、公证处等7个文明窗口,弘扬正能量,让政法干警和窗口单位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汇集为民力量,积极组织“万警大走访”活动。榆树市把为民实践活动与建党百年维稳相结合,把助企服务活动与“万人助万企”和优化营商环境相结合,把造林绿化活动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深入到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举办“开门纳谏暨送法律进企业”活动,现场为30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并在开发区设立法律服务站,进行常态化服务;深入到于家镇开展“绿美吉林、大美榆树,做环境保护践行人”义务植树活动;在榆树市烈士陵园开展“不忘党史、缅怀先烈,做红色精神传承人”主题活动。目前,政法干警已走访机关28家、学校58所、企业186家、社区266次、进村屯1873个;走访问题青少年68人次、走访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355人次、走访群众1万余户,调解各类纠纷500余起。
建立统筹推进机制,把为民实践活动与我市“1158营商环境工程”“信访百日攻坚”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在市级领导包保推进下,通过实施企业登记办事流程优化、全力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电子签名等多项举措,实现企业开办各环节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办理全程“只跑一次”或者“一次不跑”,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时间和成本,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81个,化解重点信访隐患161件,我市信访初件办结率达100%。
建立精准运行机制,为促进活动务实高效,精准开展“五排查、五优化、五结合”活动。“五排查”即到企业、村屯、校园、特殊群体、环境整治现场排查。“五优化”即:优化扶贫环境、校园环境、城市环境、“三农”环境和营商环境。“五结合”即将“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与党史教育、民生保障、环境整治、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五排查、五优化、五结合”活动,实现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全覆盖,为特殊人群提供法律咨询帮助、法律救济指引、民事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代理等免费服务。已走访企业186家,对企业存在的停车难等问题正在全力解决中。化解婚姻、土地等纠纷12起;化解欠薪、讨薪案件39件;侦破涉农案件59起,挽回经济损失14万余元;解决特殊群体难题16个,为民做好事233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榆树政法干警正在通过“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担当新使命、彰显新作为,全力把教育整顿的成效转化为维护稳定、服务群众的能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助推榆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新业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