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强化税收信用体系建设 以信赋能助推白城经济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19  |  浏览量:  |  来源:信用白城  |  专栏:省内动态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纳税信用是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的客观反映,直接体现纳税人对社会、对国家的信用。当前,优质纳税信用日益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金名片”和衡量企业的“试金石”,纳税信用在经济领域的分量越来越重。

白城市税务部门持续积极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着力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价值导向,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当前,我市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向多领域拓展,让守信企业在税收服务、融资授信、进出口退税等领域享受更多优惠和便利,以纳税信用运用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的作用愈加明显。

一、以信立本,白城市税收信用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一)健全评价体系,纳税遵从度不断提高

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自2014年7月,税务总局发布实施《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纳税信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在此基础上,白城市税务局每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制发的纳税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按照客观公正、标准统一、分级分类、动态调整的原则,从主观态度、遵从能力、实际结果和失信程度4个维度、近100项评价指标,对全市企业纳税人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与管理,并逐步形成了涵盖信息采集、级别评价、结果应用、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全环节”的纳税信用评价体系。

评价范围不断完善。持续拓展纳税评价覆盖面,调整评价范围后,将新设立企业、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的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的企业全面纳入评价范围。信用评价覆盖面从41%,上升到目前的90%,解决了纳税人“无纳税记录影响经营”的诉求。

纳税遵从不断提高。根据2020年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显示:A级纳税人442户,B级纳税人5943户,A级企业增速明显,较去年增长了83.40%,我市企业整体纳税信用状况持续向好,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诚信经营的意识普遍提高,经济社会诚信氛围更加浓郁。

(二)加强部门协作,信息共享性更加畅通

部门协同共进。白城市税务局定期按照信用信息目录,向市信用办加强信息共享、共通、共建,推送A级纳税人名单、税收违法“黑名单”等税务领域信用信息,将纳税信用信息作为全市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积极推进税务信息系统与信用平台建设,与多部门开展联合奖惩备忘录,推动联合奖惩措施落到实处。

信息及时共享。与市委统战部、市金融办开展信息共用,将信用等级优良信息作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企业授信贷款等资格审查的重要参考依据。截至目前,互通个人和企业信用信息五千余条次,提升了纳税信用信息的含金量。

税警联合出击。白城市税务局稽查局白城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共同成立税警联合办公室。通过税警联合办案,稽查部门发挥税务知识精通、查询查账专业的优势,公安部门发挥侦查介入的优势,密切配合、联手作战,进而形成工作合力,依托大数据平台、互联网工具等更先进更专业的调查手段,不断提高案件查处工作质量和效率,营造公平、法治的税收环境。

二、以信赋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强化结果运用

(一)坚守原则,构建纳税信用应用体系

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原则,白城市税务局对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对A级纳税人采取激励保护措施,对B级纳税人采取鼓励提升措施,对M级纳税人采取有限激励措施,对C级纳税人采取鞭策督促措施,对D级纳税人采取限制惩戒措施。目前,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纳税信用应用体系初步构建。

(二)守信激励,让诚信者一路绿灯

更好体验,纳税服务享便利。税务部门为提高纳税人的信用美誉度,对纳税信用等级较高的纳税人实施了更加宽松的管理政策,如可按需领用普通发票、可单次领取3个月的增值税发票用量;需调整发票用量的,可即时办理;提供绿色通道或由专人负责办理涉税事项等便捷服务,让守信企业获得感和荣誉感更强烈。

银税互动,良好信用换真金。与18家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银税互动合作,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实现线上银税互动转型升级,税务部门建立“银税互动”信息平台,做到企业信用缴税信息与金融机构共享,并实现了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涉税信息的实时查询,有效防范税收执法和金融信贷风险。联合银行部门举办线上“银税互动”宣讲,将信用贷款服务实现网上一站式受理,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获得信用贷款服务。自“银税互动”开展以来,累计以信授贷,贷款金额3.18亿,700余户企业因此受益,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让企业将信用换成急需的“真金白银”。

(三)失信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加强监管,形成强力震慑。将“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查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纳税人信用状况和风险状况挂钩。基本构建了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黑名单”企业和D级企业作为补充,以“信用+风险”监管为基础,实现“以信治税”分类监管的税务监管新体系。同时,将违法情节严重、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当事人,纳入“黑名单”管理,其纳税信用级别直接列入D级,切实加大涉税违法成本,提高惩戒威慑力。

允许纠错,体现柔性执法。为鼓励和引导纳税人主动纠正纳税失信行为,自2020年1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未按法定期限办理纳税人申报、税款缴纳、资料备案等事项且已补办的,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纳税信用修复,不给失信纳税人“断后路”,并促使他们主动“寻出路”。截至目前,全市998户纳税人实现了评定档次升级,其中A级纳税人14户。2020年度的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现已发布,企业可主动纠正逾期申报缴税、非正常户等19种失信行为,在今年年底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信用修复申请,力争提升自身信用等级。信用修复极大程度的体现了税收执法的温度和人性化,为失信企业带来持续“争优”的动力和信心。

征尘染尽,初心不改。2021年,白城市税务局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纳税信用评价管理体系,深化拓展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努力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推进白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向新台阶、为助力白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贡献税收力量。

 


信用白城|2021/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