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优化营商环境,通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
发布时间:2019/08/19  |  浏览量:  |  来源:通化日报  |  专栏:省内动态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放管服”改革正在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取得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以公安部门为例,涉及公安机关11个警种的“只跑一次”事项总比现已达到98.8%,承诺办件时间比改革前平均压缩43%,已经初步实现了“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崔玉国介绍说,市公安局重点从规范审批事项、完善窗口服务、推进“多证合一”、开辟网络通道几个方面发力,累计完成行政许可项目标准化建设263项,将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下放4项,暂停1项,转为内设审批1项,拆分1项,合并2项,修正名称27项,落实交警改革措施30项,另外,清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和重复证明14项,大幅缩短了审批手续和办理环节;在完善窗口服务上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明确政务服务事项431项,即办件占53.47%。交警,出入境办证许可大厅可“一站集成”办理相关证明;公章刻制备案实行“五证合一”,办理时限压缩为半天;同时,依托吉林“互联网+公安”综合服务平台办理业务120万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

  随着工作职能的转变,各部门均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上下功夫,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新组建的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市场主体简易注销改革,建立电子营业执照管理制度和管理系统,确保电子执照互认互通,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做好认证认可与检验检测,落实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同时还加强对价格违法行为的管控,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斗争,全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作为窗口单位,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承担着进入政务大厅的行政审批业务的管理、协调和监督职能,副局长刘焕峰说,改革后,审批窗口减少了11个,审批效率提高了30%,还设立了“最多跑一次”办不成反馈窗口和咨询投放举报热线,为办事群众提供有效的咨询渠道。

  “放管服”改革启动几年来,我市以简政放权放出活力和动力,以创新监管管出公平和秩序,以优化服务服出便利和品质,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得到充分释放。

通化日报|2019/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