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白城市交通运输局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9/10/10  |  浏览量:  |  来源:信用白城  |  专栏:省内动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风尚;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增强政府公信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健全信用评价等提出了新要求。市交通运输局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契机,聚焦“道路运输管理”、突出“公路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交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交通信用发展环境,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信用保障。

  一、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涵

  从横向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一般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从纵向看,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包括信用制度、信用文化和信用中介服务。其是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社会经济活动和正常生活秩序的社会机制,是一项在政府推动下全社会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主体框架包括四大领域和三大工程,四大领域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三大工程包括“重点行业信用建设、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合系统建设和信用服务市场建设”。通过搭建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整合分散的政务、商务、社会、司法信用信息,以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和身份证号码为主线,为自然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建立信用档案。按照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规,对守信者实施联合激励,对失信者实施联合惩戒,培育信用服务市场,推广信用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信用市场环境,为社会治理提供新型的信用监管手段。

  (二)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信用是处理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个人和企业、政府和其他主体之间关系的基础。诚信是人之立身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诚信是企业立业之本,“市有信则立,无信则废”;诚信是政府施政之本,“国无信,民散离”。诚实守信,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人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正心修身必先诚信,诚信方能齐家治国。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改善市场信用环境、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社会失信行为收益内化、成本外化问题严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扭转守信与失信的“成本收益关系”,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有效制度安排。

  当前,我交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诚信缺失问题仍普遍存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由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失信成本过低,导致行业从业人员存在严重的失信记录,有必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信用系统。

  二、交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抢抓有利时机、积极筹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组织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1.建立推进组织。成立了由6个直属单位组成的交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建设科技科,专门负责交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为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出台相关政策。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政策精神,制定了《白城市交通运输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交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3.健全宣传引导。依托市政务信息平台和信用白城、信用交易等平台,定期刊发信用建设大事件、信用知识、信用政策解读等文章,进一步提高了行业信用意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氛围日益浓厚。

  (二)“双公示”工作深入开展

  为实现信息提报和公示的同步化,在市交通运输局、市政府官网均开设“双公示”专栏,统计上报各类信用信息,严格做到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双公示”信息7日内上传系统,夯实交通运输信用信息基础。

  (三)多部门联合惩戒持续推进

  我局加强与市公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出租汽车驾驶员背景核查、货车、客车驾驶员信息共享,和联合奖励和惩戒的方式,有效提升了行业从业人员的守信意识,营造守信联合奖励,失信联合惩防的浓厚氛围。

  三、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遇到的问题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工作量大,需要自上而下的统一力量来共同推动,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难:一是信用联合奖惩制度不完善。信用联合奖惩制度能较好地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缺少上位支撑,部分部级联合奖惩合作备忘录在市级应用中没有配套细则或具体工作通知,导致各部门在开展联合惩戒工作中存在顾虑,出现了一些“等等看”的现象;二是工作组织机构不完备。各县市区工作机构尚未明确,缺少具体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责任人员,导致工作组织和贯彻效率较低。

  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一)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发挥政府诚信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作用,全面提升政府诚信施政、诚信作为、诚信执法的能力和意识,提高政府公信力。

  (二)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商务诚信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础,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一是全面建立市场主体事前信用承诺制度。推动市场主体作出信用承诺,承诺违法失信后将自愿接受约束和惩戒,并以规范格式向社会公开;信用承诺事项纳入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接受社会监督,并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参考。二是加大对守信主体的激励力度。建立交通运输领域守信主体“红名单”制度,在公共服务、市场交易、社会管理等方面给予一定便利,强化正面激励引导。三是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惩戒力度。建立失信主体“黑名单”制度,加大对“黑名单”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检查频次,依法对“黑名单”企业及有关失信人员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三)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社会诚信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纽带,能够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在交通信用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社会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对诚信典型加强宣传激励力度,对失信案例加强曝光惩戒力度,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社会氛围。

   

  

信用白城|201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