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吉林市提升政务服务质量 促进营商环境改善
发布时间:2019/10/28  |  浏览量:  |  来源:中新网吉林  |  专栏:省内动态
 

    中新网吉林新闻10月24日电 (石洪宇) 记者日前自吉林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获悉,该市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促进老工业基地城市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费用、规范公平透明为重点的多项措施实施以来成效不断显现。

  2003年以来,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项关于东北振兴的相关政策。今年,中央再次下发《关于支持东北地区深化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吉林省省长景俊海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吸引外部要素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全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以增强市场主体和群众满意度为标准,线上“数字政府”“吉林祥云”与线下“实体大厅”“办事窗口”建设相结合,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吉林市作为吉林省第二大城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只跑一次”改革,出台多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具体体现在企业营业执照办理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公章刻制、发票申领时间均不超过0.5个工作日;住宅存量房交易2个小时就可办结;公共资源交易基本实现全流程电子化和全过程在线实时监管,企业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零门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零收费。

3333.png

 特别是聚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力度,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正在稳步提升。

  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当地依托全省统一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统一审批流程、统一数据平台、统一审批管理体系、统一监管方式,推行领办代办服务,进一步压缩政府投资类、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

  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是当地优化营商环境重要内容。“当地市本级36个部门1120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市政务大厅,初步形成了‘一位领导分管、一个处室履职、一枚印章审批’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实行‘中午不休’‘周六轮休’延时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吉林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局长范雅杰介绍,按照国务院“多门”变“一门”和省“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要求,吉林市新的政务大厅重新选址改造正在进行。

  “建设完工后,我们将把医保、不动产登记、公积金业务以及水、电、气等公共服务事项将全部纳入新的政务大厅,基本实现‘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全覆盖。”范雅杰表示,同时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要求科学设置综窗,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新模式,将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

  入驻当地政务大厅的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分局窗口工作人员称,中午时他们采取轮休,来办理业务的企业不需要等待至下午。此外,窗口周六正常开放。

  在强化监督保障方面,范雅杰介绍,目前已在全市聘任了1000名软环境监督员,设立156个软环境监测点,监督软环境建设。出台了《政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八注意”》等制度,规范政务服务行为。“同时,我们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办理机制,充分运用省涉软问题投诉举报智能管理平台、12342全省统一投诉电话、12345市长公开电话等投诉举报平台,加大营商环境受理投诉举报事项转办、跟踪、督办力度,挂牌督办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问题,切实保障了企业等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范雅杰说。

  据悉,东北地区近年来受到资本的关注,万科、我阿里、腾讯、恒大等企业陆续来此投资。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地将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在政务服务便利化、市场监管便利化等重点领域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投资兴业之城。(完)

 

中新网吉林|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