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摆在精准扶贫的重要位置,牵头建立多方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工作机制,将信用机制纳入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整体框架,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较为完善的地区聚集,打造多维度、立体式金融精准扶贫体系。截至2019年年末,全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达402.3亿元,累计带动贫困人口10万余人。
“准”上用心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指导辖内金融机构依托人民银行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农户及涉农企业的信用信息,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深入了解贫困户家庭成员情况、致贫原因、收入支出和金融需求以及家庭农场、涉农金融机构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金融需求,建立扶贫信用信息金融服务档案。截至2019年年末,全省共采集165.7万户农户和4193家涉农企业的信息,并为3.5万户贫困户、6000个家庭农场、1200个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信用信息金融服务档案,引导金融机构发放扶贫贷款2.1亿元。
该行联合吉林省发改委、扶贫办等部门发布《吉林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意见》,推动辖内各级扶贫部门、涉农金融机构及贫困户所在乡镇政府共同组成信用评级小组,根据贫困户的耕地面积、家庭劳动人口数及农户征信信用报告等开展评级授信工作,同时在贫困地区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工作,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信用评价结果提供差别化金融服务。截至2019年年末,吉林省贫困地区已建立信用乡镇62个、信用村1252个,为10.7余万户贫困户评级授信,授信总额度达33.2亿元。
“点”上示范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印发了《关于开展金融精准扶贫示范区创建的通知》,并在双辽市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建立贫困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涉农金融机构采集的贫困户家庭信息输入系统,通过信息共享帮助政府及金融机构识别和掌握贫困现状和金融支持情况。截至2019年年末,双辽市贫困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当地贫困户信息全部入库。
针对信息入库的贫困户,该行详细了解其逾期原因和贷款意愿,因冒名贷款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责任在于贷款金融机构的,由金融机构负责更正删除;因担保、联保责任产生信用不良的贫困户,如有贷款需求,经金融机构核实,在本人无其它信用不良的情况下可取消其连带责任并给予贷款支持。截至2019年年末,已有1014户农户信用获得恢复。
“链”上发力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引导辖内金融机构构建“金融机构+扶贫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帮扶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人民银行和龙市中心支行与当地扶贫办借助商业银行采集的贫困户、涉农企业(合作组织)的基本信息、经营信息等,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组织起来,与涉农企业以信用形式串联成链,推荐给金融机构。截至2019年年末,全市发放合作社脱贫贷款1.33亿元。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积极推动“政府+银行+社保+保险”增信模式,解决贫困户养老保障难题。针对通过吉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数据库筛选出可享受养老保险的贫困户,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用于支付社会保险费,保险公司提供意外险,财政补贴利息。从缴纳次月,借款人即可按月以社保工资偿还贷款本金,弥补了高龄贫困户在金融支持链上的空白。截至2019年年末,吉林省累计办理“助保贷款”12.2亿元,共支持1.76万户贫困户脱贫,保障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