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就业服务局深化服务理念,强化服务职能,积极探索“互联网+”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为全社会提供优质、便捷的就业服务。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提升服务质量
受疫情影响,今年劳动力市场供求对接受限,在全省加强开展网络招聘活动的同时,市就业服务局紧跟形势变化,强化部门职能,创办了“通化市就业服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面向全市收集发布企业岗位信息、援企惠民政策信息等;自行开发了“企业求职招聘信息系统”,方便企业报送招聘求职信息,并为求职者提供企业二维码信息,精准、直观地实现一对一交流,方便了群众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就能了解到所需信息。同时,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同步招聘会,为我市应对疫情期间稳定就业和保障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全市举办“女性专场”、“医药卫生专场”、“综合类专场”、“退役军人及军嫂专场”等线上线下招聘会24场(其中线上19场,线下5场),参会企业739户,提供岗位5336个,进场求职2430余人次,线上浏览44663人,达成意向1440人。
坚持网络信息覆盖,加强平台建设
为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帮助更多的重点群体就业,我市扩大就业服务信息网覆盖面,建立四级农民工微信服务平台,在市县乡村开展农民工就业意愿摸底调查,及时向农民工推送省内外就业岗位,实现精准服务,目前乡镇(村)建立微信群759个,群成员近9万人,覆盖全市所有有就业意愿的农民工;建立就业困难人员信息库,收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意愿,实现更充分就业。目前,已安置有就业意愿困难人员377人;建立未就业大学生微信服务群,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现已解决就业398人。同时强化网络端口建设,在市人社局网站上开设省就业创业网接入口,与“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中全省企业、岗位及政策信息进行共享,为需要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源。
坚持数据监测运用,强化分析研判
为有效预防疫情反复对社会发展的冲击以及外部环境的袭扰,市就业服务局建立AB 岗专人监测机制,开展企业用工监测、人力资源市场监测、高校毕业生动态监测等5项监测,准确把握我市企业经营运转情况、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就业领域现状等问题,并全面推广应用省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利用大数据做实统计,加强数据对比分析,研判当前就业形势,科学谋划工作思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截至5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142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7万人,年度任务均已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