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价体系 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07/07  |  浏览量:  |  来源:信用白城  |  专栏:省内动态
 

    科学构建完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价体系,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白城市中心支行党委能够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以扶贫富民为出发点,以信贷资金市场化运作为基础,以建立有效风险防控为支撑,针对辖区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量大,脱贫攻坚存在特殊性的实际,遵循客观、科学、公正、自愿的原则,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对贫困户进行信用评级、授信,切实提高了扶贫小额信贷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形成了信用培育示范效应。截止5月末,完成了全辖7.85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用档案建立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覆盖率达100%。2015年以来各银行机构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8444.31万元,惠及贫困户10550户,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脱贫致富。
    目前,脱贫攻坚战已经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为进一步规范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价体系,巩固金融助力脱贫成效,白城中支在前期调研走访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定情况,通过与信用办、扶贫办、银行机构多方沟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白城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指导意见》,对贫困户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范围、基本原则、评定流程、评定标准、授信额度及结果管理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进一步规范,指导各金融机构加大与当地政府的协同配合,充分发挥村两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作用,优化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价体系,并从强化组织领导、注重政策落实和抓好宣传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调研走访时发现,部分银行机构在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时,一些贫困户因病、残等原因无法去查询网点获取个人信用报告,导致了星级评定完成后,申请贷款时由于信用报告出现不良而无法获得小额扶贫贷款的问题,影响了贫困户参与信用评级的工作热情,同时对政府的公信力也造成一定的影响,部分群众颇有微词。为此,在新下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将贫困户个人信用报告核查关口前移,对网点现场查询不便的贫困户,可采取互联网查询或离行授权网点柜台查询的方式,获取贫困户个人信用报告,离行授权方式授权书需面签,加强风险管控,进一步提升了评级授信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推动征信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可持续开展。


信用白城|20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