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省内动态
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以征信平台为依托
发布时间:2019/05/30  |  浏览量:  |  来源:  |  专栏:省内动态
 

  为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实施,人民银行四平市中心支行组织所辖公主岭市支行通过“提认识、强指导、促合作”的方式,以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试点城市-吉林省公主岭市为试点,依托征信平台创新推出“征信+信贷”金融服务模式,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促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制定发展规划

  针对公主岭市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成为农村信贷需求重点的情况,四平市中心支行和公主岭市支行在2018下半年下发了《公主岭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指导意见》,对“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提出了要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的发展理念。以指导意见为指引,四平市中支和公主岭市支行引导辖内金融机构结合各自经营特点,积极参与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在辖内广泛采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大力宣讲信用知识,积极推广农村全产业链经营。2018年8月至20195月,共开展各类宣讲和培训活动12次;受益人数达5,000余人次。

搭建协作平台

  四平市中支和公主岭市支行经过反复深入的调查研究,牵头建立了金融机构、金融办、农经局等部门互通协机制。在此机制推动下,出台多项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的实施等措施和办法,进一步推动了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助推了金融资源在农业产业上的有效配置,提高了耕作效率,最大限度释放了农村劳动力,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公主岭市流转土地面积在70%左右,释放农村劳动力10万余人。

创新金融产品

  四平市中支、公主岭市支行为满足公主岭辖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经过反复调研选取公主岭农商银行为试点银行,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效担保少、前期资金投入大的特点,创新开发出专门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种植项目的信用贷款“响铃-新农种植贷”贷款品种。该贷款品种重点支持大规模种植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农作物的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信贷需求,依托征信平台,通过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了解经营主体及其主要经营者信用况,筛选出信用记录较好的经营主体作为准入客户。该产品主要以信用形式发放,对于信用记录存有瑕疵的客户不予准入。对于准入的客户,其综合情况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达到评级标准的经营主体根据其生产规模、资金需求及销售回款等情况核定授信额度。该产品具有额度大、利率低等特点,最高授信额度可1,000万元,利率最低为7%,较其他类贷款利率低2.5个百分点,该贷款产品的推出可有效满足新型农村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进一步缓解了其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风控措施到位

  为使该产品风险可控,真正体现“信用有价”,人民银行积极指导农商行采取“信用+质押担保”等多种措施进行风险防控:一是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对农作物的收益权进行登记查询和质押登记。粮食收获后,公主岭农商银行管户客户经理立即对借款人收获的粮食为该贷款进行追加担保,要求借款人将粮食存放在公主岭农商银行指定的仓库内,签订质押合同,派出公主岭农商银行内部监管人员对质押粮食进行监管,直至贷款结清;二是要求经营者参保种植项目农业保险和人身意外疾病险,提高还款保障;三是主要经营者及家庭成员(包括子女)连带责任保证,签订相应保证合同;四是信贷资金发放到借款人结算账户,监管客户资金流向,防止资金被挪用五是如果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贷款出现逾期,将取消下一年度贷款准入资格,同时直接影响全体的信用和收益,所以全体成员都非常重视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信用情况,真正体现了“信用有价”。截止目前,贷款产品没有出现逾期现象。

助推乡村振兴

  “征信+信贷”模式的推出,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推进了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实。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目前公主岭农商银行建立合作意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有46户,累计发放“响铃-新农种植贷”贷款20笔,金额3,043万元,其中最大一户授信额度1,000万元,该户使用贷款额度500万元,最小一户贷款额度146万元。计划发放6户,金额1,800万元“征信+信贷”金融服务模式的及时推出,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公主岭市的有效实施。

   

  民银四平市中心支行提供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