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区,朝阳区商贸企业众多,营商环境更显得尤为重要。以打造“服务最好、效率最高、环境最优”的全市营商环境建设最优区为工作目标,创新四大服务路径、夯实三项保障、实现三个突破,朝阳区以“1433”工作思路为主线,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水平。
9日9时许,朝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内,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在自助服务区,这里不仅开设了“老年人专席”,每台自助机器前,还站着一名工作人员随时为办理业务的市民提供专业指导。先填写基本信息、再填写各项事宜……有了专业人员的指导,前来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的一位女士在自助机器上很快就完成了《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记者在现场看到,遇到操作不便的市民,工作人员更是直接上手操作,变“面对面”服务为“肩并肩”“手帮手”,而这样“一对一”贴心又专业的服务,正是朝阳区按照“1433”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效能的真实写照。
不仅在政务服务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朝阳区还延伸服务触角,实行上门服务,并创新设置了流动办税服务车,为辖区重点企业开展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征收、发票发售等服务。“记得我们在开设夜间市集时,朝阳区专门派工作人员来企业现场办公,不仅帮我们解决各种困难,还上门为100多家商户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让四面八方来此开店的小商户特别感动。”红旗街万达广场副总经理孙美玲称,企业在朝阳区扎根发展了10多年,朝阳区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解决了很多难题,特别是当企业因疫情影响受到重创时,朝阳区不仅为企业积极筹备物资,还发放了惠满春城购惠券拉动消费,让红旗街万达广场快速恢复正常运营,更是在去年“十一”期间迎来了历史客流新高,冲进全国购物中心的前列。
坚持便民利民,优化窗口服务;延伸服务触角,实行上门服务;依托“助企110”平台,开展应急服务;聚焦项目建设,深化包保服务,朝阳区通过创新四大服务路径构建起多层次服务格局。高效的服务,还需强有力的保障,朝阳区注重从维护司法公平、强化监督评议、倾听企业诉求等三方面夯实保障举措,通过开展打击假冒伪劣“昆仑行动”,帮助企业减少损失9亿余元;在开展的“万人评议机关”中,群众对基层服务站所的满意度达98%;2020年至今,收集处理企业反映问题300余件,事事有答复,件件促满意,助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得知我们在客服投诉方面遇到问题,朝阳区专门派人给我们做指导,告诉我们当顾客产生异议时,要最大程度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解决方法非常有效。“长春这有山文旅商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经理刘杰称,朝阳区政府就像企业的“大家长”,倾听企业诉求,解决企业难题,让企业有了主心骨,发展也更顺利。
通过朝阳区上下的共同努力,该区营商环境建设在政务服务上、在氛围营造上、在政策惠企上实现了三突破。优质的营商环境,也助推了朝阳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季度,朝阳区GDP实现187.5亿元,增速15%,持续领跑各城区;规上工业产值完成158.6亿元,同比增长23.3%,总量和增速均为城区第一;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实现8.4亿元,同比增长61.6%,总量保持城区第一,增速位于城区第二,高于全市6.9个百分点;限上社零额完成42.51亿元,同比增长33.2%,增速居城区第二,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城区前列,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目标。